4月28日,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聚焦廣西“人工智能+”行動場景創新情況,正式發布2025年第一批共 16 個人工智能開放場景清單,涉及農業、制造、交通、能源、文旅5個重點領域。廣西在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邁出堅實一步。
今年2月,廣西啟動人工智能開放場景征集工作以來,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在各地各部門推薦的上百個清單基礎上,經嚴格篩選,遴選出這16個場景。這些場景絕大多數為企業投資項目,在市場化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上具有一定代表性。
在農業領域,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廣西特色作物全產業鏈場景備受矚目。該場景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推動農業綠色智能生產,提升農產品質量和品牌價值,拓展與東盟國家的合作空間。
制造領域的動力裝備行業大模型研發與應用示范場景同樣亮點突出。該場景通過揭榜制招引國內有大模型開發能力和行業領域垂類大模型開發經驗的企業和高校院所,推動產學研聯合攻關,帶動提升我區發動機產業鏈的智能化水平和成果示范推廣至國內及東盟地區。
據悉,發布開放場景清單僅是開端,推動更多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對接落地、帶動全區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才是主要目的。未來,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將發揮工作專班場景小組牽頭單位統籌協調作用,建立健全常態化清單發布機制,不定期開展場景創新政銀企對接會和發布會,并與相關部門、各設區市合作,組織專項領域或區域的場景應用推廣活動。
在發布會上,各相關部門就如何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介紹了具體舉措。
自治區數據局將創新人工智能發展載體,籌劃建設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建設一批人工智能產業園區和人工智能公共服務平臺,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場景應用和產業轉化等。
水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
自治區科技廳聚焦廣西特色優勢產業,遴選了2025 年第一批行業大模型研發揭榜制項目(科技重大專項)需求,包含動力裝備、有色金屬、西部陸海新通道智慧水運、糖業、車聯網等 5 大行業大模型研發與應用示范。這些項目預計 8 月底前形成階段性成果,將為全國行業大模型研發與示范應用提供 “廣西方案”。
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將加速構建人工智能產業生態體系,推進人工智能產品突破,重點發展智能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智能穿戴設備等終端產品,建設國內智能產品重要生產基地。在重點行業打造一批工業應用場景,助力產業轉型升級,打造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國際合作高地。
目前,我區初步梳理全區人工智能規上企業有267家(其中制造業92家、服務業175家)。隨著后續各項舉措的深入推進,人工智能將在廣西千行百業發揮更大效能,為廣西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也將為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記者 郭燕群)
發布會現場。
新聞鏈接
廣西“人工智能+”行動開放場景清單(第一批)
1. AI+低空遙感的農業金融服務
2. 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廣西特色作物產業鏈
3. 工程機械行業大模型建設
4. 糖業大模型研發與應用示范
5. 車聯網大模型研發與應用示范
6. 動力裝備行業大模型研發與應用示范
7. 有色金屬行業大模型研發與應用示范
8. 廣西鐵路地理環境監測平臺
9. 基于圖像識別無人機橋梁快速檢測技術研發與應用
10. 面向東盟的重大水運工程及沿線城市園區智能運維巡檢
11. 西部陸海新通道智慧水運大模型研發與應用示范
12. 中越邊境智慧口岸項目
13. 超輕量AI模型賦能的全場景實時多模態電力監控中樞
14. 廣投北海發電有限公司智慧電廠項目
15. 基于大模型技術的廣西民歌智能對唱數字人系統研究與應用示范
16. 數字文博平臺建設
文件下載:
關聯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