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覃塘區政務服務中心通過智慧政務自助服務終端辦理業務。覃卓佳/攝
在貴港(覃塘)國際綠色家居產業園一家企業生產車間,智能化、自動化機械設備正有序運行中。黃家勝/攝
“準備進入水量高峰時段,即將啟動一號、二號風機和一號、二號水泵。”4月14日,貴港市覃塘區蒙公鎮污水處理廠出現新情況,“智鴻·智管家”智慧環保系統提前給出解決方案并自動執行。廣西國宏智鴻環保集團總經理鄒煥鑫告訴記者,這套自主研發的智慧水務系統集成了DeepSeek大模型的智能交互與深度學習能力,可24小時自動巡檢設備、分析水質、動態調節設備運行。通過手機App,工作人員可隨時收到各水務設施的“健康狀態”報告。
當前,人工智能正加速賦能千行百業。今年以來,覃塘區強化頂層設計,迅速成立由主要領導掛帥的人工智能發展工作專班,積極擁抱人工智能浪潮。從機關干部集體充電賦能、政府部門主動創新實踐到企業積極探索行業應用,該區掀起了學習和應用人工智能的熱潮,為加速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智慧動能”。
1 智改數轉激發企業活力
走進位于貴港(覃塘)國際綠色家居產業園的廣西柏秀家居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只見8條嶄新的家居工業4.0智能生產線高效運轉:自動化機械臂精準抓取板材放入傳送帶,經過開料、封邊、打孔等各道生產工序。電子看板實時跳動著生產數據,技術人員穿梭在數字化控制臺前,車間里科技感十足。
“采用家居工業4.0智能生產線,可實現‘原料進廠—智能分揀—自動加工—成品出庫’全流程自動化作業,生產效率可提升30%以上。”柏秀公司營銷總監陳天東介紹。
據了解,柏秀公司項目總投資2.5億元,主要建設智能家居生產車間、倉庫及配套用房等,可年產50萬平方米定制家具、10萬立方米高端飾面板。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預計年產值約2.2億元。
木業板材家居產業是覃塘區傳統優勢產業,全產業鏈企業超2400家。去年,該區人造板產量達1346.61萬立方米,同比增長21%,人造板產量占廣西總產量的19.1%,產品銷售覆蓋全國,部分出口東盟、中亞、歐洲等地區。
當前,覃塘區正在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三年攻堅行動,推動木業板材家居產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做大做強成品家具、定制家居產業等社會終端消費產品領域,持續補全補強無醛膠水、裝飾材料、五金配件、木工機械等產業配套,促進家具、家裝、家電一體化融合,推動木業板材家居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2 科技賦能讓農業更智慧
在“智能化”加持下,一個人能養多少羽雞?
8萬羽。這是位于覃塘區樟木鎮的廣西愛咯樂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給出的答案。
走進該公司的蛋雞養殖基地,一排排標準化雞舍映入眼簾,排風、飲水、喂食等自動化設施設備一應俱全,一枚枚雞蛋通過自動傳輸設備滑落到蛋槽上,工人們正忙著撿蛋、裝盤。
“我們引進了國內領先的智能化環控系統,可智能調節雞舍溫度、濕度、照明等,喂料、飲水、清糞等環節同樣實現了自動化,讓每一只雞都享受‘五星級’的生長環境,從而提高雞蛋品質?!痹摴靖笨偨浝礴娏践i介紹,公司項目分三期建設,一期和二期已建成投產,存欄蛋雞200萬羽,年產雞蛋2.8萬噸。三期項目正加快建設。項目全部建成后,該公司存欄蛋雞將達350萬羽,年產雞蛋4.5萬噸,年產有機肥5萬噸,年產值超8億元。
近年來,覃塘區立足資源優勢,加快打造廣西最大規模禽蛋生產基地。截至目前,該區已簽約的蛋雞項目年設計存欄達1330萬羽,穩居廣西首位。預計到2025年底,該區蛋雞實際存欄量超過600萬羽。
在覃塘區,除了養雞業,許多種植、養殖企業也在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和智能化設備,提升生產效率。在覃塘區大嶺鄉揚翔現代化養豬場,住在樓房里的豬有智能App為其量身定制成長計劃,AI養豬照進現實;在鳳凰林場,雪榕生物打造的“數字菇房”通過系列智能設備,可調節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等指標,創造出適宜菌菇生長的最佳環境……傳統農業正在加速煥新“智”變。
3 智能應用提升服務能級
“半天就辦好了營業執照,真的太方便了。”4月14日,個體戶韋新宇在覃塘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指導下,通過智慧政務自助服務終端順利辦理了營業執照。
“目前,覃塘區企業開辦實現‘2個環節+0.5天+零成本’辦結,市民在家通過手機也能自助辦理。”覃塘區大數據發展和政務局副局長黃歡告訴記者。該區把企業和群眾辦事的“多地、多窗、多次”減成“一地、一窗、一次”,通過部門間協同再造辦事流程,實現“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網辦理”,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腿。
人工智能與醫療的深度融合,同樣在重塑醫療服務的形態與效率。
就醫不知道掛什么科室?這是不少市民常遇到的困擾。覃塘區人民醫院通過接入DeepSeek大模型,推出AI助手,實現24小時智能應答,能夠根據患者的病情描述給出準確的掛號就診意見。
除了智能導診,該醫院還將AI診斷技術應用于肺結節、冠狀動脈、腦血管動脈等檢查診斷。
“AI技術的應用不僅能縮短檢查時間,還能提高診斷準確性和一致性。”該醫院放射科副主任潘芳勤介紹。比如在冠脈CTA檢查中,AI系統能夠快速識別血管狹窄、斑塊等病變,為醫生提供精準的輔助診斷意見;在頭頸部CTA檢查中,AI技術則能高效分析血管形態,幫助醫生及時發現動脈瘤、狹窄等潛在風險。
今年1—3月,該醫院放射科結合AI技術,成功完成冠脈CTA檢查47例、頭頸部CTA檢查106例,為患者提供更加精準、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
“接下來,我們將重點圍繞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木業板材家居、糖料蔗種植、蛋雞和生豬養殖、教育醫療等領域,拓展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賦能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覃塘區委書記韋安寧表示,將因地制宜發展符合本地實際的人工智能產業,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廣西云-廣西日報記者 邱石佑? 通訊員 劉健敏 韋 寧)
文件下載:
關聯文件: